阿里云开放的威力。
作者 | 柴旭晨 编辑 | 刘宝丹
AI浪潮之下,入局者越来越多,次奇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张勇大模型不再神秘,大厂们要凸显自己 ,发起必须要出奇招了。次奇
作为国内云市场的张勇“一哥”,张勇空降阿里云后便动作频频,发起这次又向AI行业丢出一颗炸弹 。次奇就在8月3日,张勇开源通义千问两款70亿参数的发起通用模型 ,向华为、次奇百度 、张勇腾讯 、发起京东等大厂发起了一次奇袭。次奇
率先开源的背后,一方面是阿里云自身增长、扩张的焦虑。近年来,阿里云的营收增长放缓,而对手又很强悍;另一方面,在被大模型重塑的全新云市场里 ,行业老大也面临全新的挑战。被这波浪潮裹挟的张勇,必须拿出更多的“独门武器”,才能保住王位。
先一步开源的阿里云,已经撬动了反攻自保的杠杆。而这番动作的效果,或许将在阿里云上市中,得以显现 。
1
“屠龙”
据华尔街见闻了解,此次开源的Qwen-7B是支持中 、英等多种语言的基座模型 ,在超2万亿token数据集上训练;Qwen-7B-Chat则是基于基座模型的中英文对话模型 。
阿里云方面透露 ,已支持用户在“消费级”显卡上部署和运行上述两款开源AI模型,同时也可通过阿里云的灵积平台访问和调用。
有关人士表示,此次小型化模型版本开源,意在抹平模型使用门槛。这意味着 ,众多研究机构和商业公司 ,可免费使用开源的通义千问 ,无需自己耗费巨大成本自行开发AI模型 。
吸引更多用户只是表象,张勇真正的目的,是借自家AI模型社区中的用户群体,帮通义千问迭代的同时快速扩散传播抢占市场 。
阿里云CTO周靖人在7月初的WAIC上透露,旗下的魔搭社区已经集聚了180多万开发者,成为国内最大的AI模型社区 。
而他们都将有机会成为阿里云攻城略地的触手 ,且在模型开源不断吸引新人入局的情况下,持续壮大 。
在今年WAIC论坛上,创新工场联合CEO汪华提到 ,将来大模型要引爆万事万物 ,开源模式是真正有价值的场景 。
“现在大家觉得大模型本身很值钱 ,两三年后就会变得稀松平常,将来更重要的是场景”。汪华指出要借力开发者,“他们将来可以通过SaaS等服务 ,支撑千行百业的应用来创造价值” 。
从事AI解决方案的TabbyML创始人张萌也认为 ,在开发者场景里 ,开源本身就是在商业化获客角度的理想选项 。
在其看来,行业的应用多种多样,这是闭源模型很难追得上的状态 。并且免费可商用的开源,也能让即使不愿意付费的用户,有机会变成一个社区的贡献者,产生价值。
事实上,国外已经上演了开源生态的“屠龙”剧本 。
7月,微软宣布联手Meta发布开源AI模型的可商用版本Llama2(羊驼2),提供OpenAI和谷歌模型的“平替”。
随后 ,在诸如Hugging Face等开源社区中 ,充斥着各种被“魔改”后的羊驼,包括斯坦福的Alpaca 、UCB的Vicuna等等,各种基于Llama的修改的模型纷纷涌现,并冲上大模型跑分榜单 。
不少开发者认为 ,Llama的“开源”削弱了不少竞争对手 ,也让谷歌和OpenAI产生了深深的焦虑 。
“我们没有赢得这场竞争,OpenAI也没有。当我们还在争吵时 ,第三方已经悄悄地抢了我们的饭碗-开源”,在一份谷歌内部文件中 ,该公司一位员工如是说道。
从互联网发展史来看 ,往往行业领先的巨头会选择闭源以保证技术的独特,攫取更多利益。而后来者选择开源 ,争取更多合作伙伴 ,以此抗衡领先者。这也正是安卓能在iOS的强大吸引力下逆袭的原因 。
在百模大战的竞争环境下,面对华为、百度等各具优势的劲敌 ,阿里云不得不率先出击进行开源,这对于腾讯“混元”等还处在内测阶段的玩家而言,也是一种警示。
2
动力
从掀起价格战 、加码大模型 、AI模型社区服务 ,再到开源 、建立社区生态 ,阿里云总要跑在最前面 。
这一系列动作背后 ,搅局的“老大” ,其实是被营收增长乏力的焦虑所裹挟。
自2016年一季度阿里云的营收增幅创下175%高点后,便开始连年回落 ,到2023财年,同比增长降到了3.5%的个位数 。在其身后,是天翼云 、移动云、联通云等国资云厂商 ,以翻倍的速度极速超车。
此外,在细分市场上阿里云也有了新对手 。
根据近期IDC发布的数据 ,2022年中国 AI 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排名中,百度云智能以28.9%的占比位居第一,而拿到27.4%的阿里云屈居第二 。虽然差距不大,但也让阿里云感受了威胁 。
在Llama2和安卓逆袭的例子中 ,开源有可能改变大模型的竞争格局 。阿里云也瞄准了这一点。而带起开源的风潮只是张勇的第一步,他心里其实藏着更大一盘棋,借AI重塑阿里云,壮大业务 ,提升估值。
“开源+社区”是重中之重 。在7月底的AGI Playground大会上,AI模型开源社区Hugging Face工程师尹一峰就指出,开源有催化剂的作用。“从0到1的工作,可能需要特别聪明的大佬关起门来搞。但是从1到100的工作,放到开源社区就很快”。
抢生态在国外大厂已经如火如荼。例如亚马逊AWS近期与Hugging Face 、Stability AI等知名AI大模型企业达成了收入分成协议,壮大MaaS生态 。
“开源+社区”的想象力也已经被资本认可。去年5月,Hugging Face就宣布完成了1亿美元的C轮融资 ,公司估值达到了20亿美元 ,成了独角兽 。
正为阿里云冲击IPO而奔波忙碌的张勇,正有意顺水推舟,借助AI,提升阿里云的估值。
此次主动打开开源大门,阿里云将大大刺激用户需求,为云计算份额增长 、AI社区生态的膨胀 、大模型迭代降本等方面都找到了新可能。
毕竟这是一场硬仗,张勇希望阿里云作为一家独立公司 ,能成长得跟今天的阿里巴巴集团一样大。
不过,阿里云开源后,百度、腾讯、华为、京东、美团等大厂 ,并非没有紧随其后开启反击的可能。毕竟,国内AI模型市场才刚刚起步 ,份额 、能力上的竞争格局依旧胶着 ,更没人能先手拿到晋级券 。相互超越 、逆袭的戏码不断上演,大家都紧绷心弦。
而发起又一次奇袭的阿里云和张勇,能否重塑格局并卡位?将为阿里云的分拆上市带来怎样的前景?市场已经满怀期待。
*本文为全天候科技原创作品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,如需转载 ,请在后台回复“转载”二字 ,获取转载格式要求。